山里“问道”,湖畔养生。一幅美丽乡村的旅游画卷即将在句容茅山景区铺陈开来。
争创国家级茅山湖康养旅游度假区是句容市委、市政府“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规划布局,也是打造“健康养生示范区和南部乡村旅游集聚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更是茅山景区拉长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茅山旅游转型升级将实现四大转变,即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变;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自循环向旅游+转变;大众旅游向分众旅游转变。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改善句容茅山景区投资环境,提升对外形象的一项系统工程,最新《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分细则》、《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明确了创建任务的详细要求。为此,句容茅山景区精心组织,强化领导,坚持特色,围绕文脉、经脉、绿脉、人脉四脉做到“四个全力”。
A、 全力挖掘度假区的“文化血液”
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那么特色就是旅游的生命力。茅山湖将以茅山道文化为特色,以健康养生为脉络,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促进句容茅山未来成为南京都市圈健康养老首选地、苏南红色文化特色经典教育基地,国家级茅山湖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国际知名的道教旅游圣地。 在继续秉承创新与实干联动,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思路的同时,按照全域旅游打造模式,茅山规划将依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框架建设:“一体”即5A级景区。“5A”金字招牌是景区文化的源头、核心所在,茅山景区将充分发挥“旅游+文化”的模式,提升茅山旅游核心竞争力;“两翼”即九龙山风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山上问道,山下养生”的康养旅游新格局。
B、全力打造度假区产业特色
康养旅游度假区特点就是健康养生,即旅游综合体和康养综合体。句容茅山将围绕“康养”特色重点做好度假区内项目的设计、招引和服务。由康缘集团投资兴建的中华养生谷项目,以中医药文化为底蕴,拓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旅游新内涵;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构建养生养老产业新格局。此外,依托康缘集团创新优势,开展个性化的健康诊疗服务,打造华东地区最大、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养生养老特色度假小镇。目前,该项目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已开工建设。以“两带,五岛,一核心”为空间布局的茅山半岛度假区已完成旅游度假区规划调整,涵田茅山半岛酒店项目今年12月即将开业,酒店二期及商业街区项目2017年全面开工。另外,由清华启迪控股集团兴建的包含北斗七星酒店及道家文化体验园的茅山康养智慧谷项目,由金象集团和瑞尔控股投资的集温泉度假与养生养老于一体的温泉酒店项目,规划方案均正在设计中。
C、全力保护度假区生态环境
国家5A级金字招牌,来之不易,“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是茅山景区和度假区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在度假区创建建设过程中,茅山景区首先将从规划上保持生态底线,坚持保护区域基本农田的原则;其次在旅游配套项目方面,对项目外围全面完善雨污规划和管网建设,项目内部环保必须达标排放,1%的不通过就要做到100%不放过。最后是在机制上保证。建立政企双责任挂钩制度,项目的企业法人和管委会联系的行政责任人都是第一责任人,坚守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全力打造度假区服务品牌
旅游发展当以人为本、主客共享,茅山景区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当地百姓。茅山景区将充分挖掘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和红色文化特色,进一步优化现有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加大旅游配套、月光旅游的完善提升;充分展现茅山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在景区管理改革上做变量。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引进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运营团队,运用市场运营+产品优化+基金开发的模式,转行政化管理体制为专业化市场化机制,从根本上提升景区的运营质量和管理质量。在度假区建设过程中,茅山景区将不断提升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真正做到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